2017|你要相信,生活的转折点就在不远的未来
看过我文章的读者都知道(不管是一篇文章还是一百篇),我正能量特别满。
然后好多人就想听我讲讲自己负能量的故事。
我抓耳挠腮很久,觉得我真没有特别多的负能量,不知道写点啥。
直到… 几天前我无意中翻到四年前,刚上大学时写的私人博客,发现了这么段话:
“上大学之后一次次面对失败,第一学期实习申请不到,当Chinese grader也没选我,CCBDC audition两次都第一轮就被刷掉,这学期PSU没申到,本来最抱有希望的这次election居然也输了,Draper Center coordinator也觉得很悬。(后来确实没申到——现在的李奕注)
各种大小失败我都尽量一笑而过,装作没发生不care,其实也真的不是很care。但是听到失败消息的一瞬间我还是忍不住质问自己,是不是真的配不上这个学校,这么多一个接一个的failure是不是真的证明我能力不行。”
这段话我写于2013年4月10日,当时大一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了。我把这段话复制过来,一字未改。
刚翻到这段4年前的文字我是惊讶的:我还有过这么消极的时刻?
不过紧接着记忆就浮出了水面。
刚上大一的我,虽然有点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劲儿,遇到美国同学也能逼着自己嘚吧嘚吧好半天装得很开朗外向(最好的朋友Yuki对我的第一印象是“这姑娘话也忒多了,我惹不起还躲得起”——这是她四年后快毕业了才敢对我坦白的。但她一没料到其实我当年不是真大胆而是在fake it till I make it,二没料到她不光没躲过去,还成了我大学四年至今的闺蜜)
但是外表的开朗和朋友很多之下,我其实挺虚的。第一次来美国,接触山姆大叔的文化,第一次在真正的英语语境中生活,虽然我不停fake it,申请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实习,但基本都因为能力不行没有经验而被刷掉。
于是才有了文中那句 “我还是忍不住质问自己,是不是真的配不上这个学校”。
现在作为过来人回头看,我明白了: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,怀疑自己配不上学校的瞬间。
可当时我不知道啊,于是就很失落,负能量一大筐。
其实不久后我的大学生活就发生了一个大转折,生活开始变得顺利了。接下来的三年里虽然还是有一个个失败,但成功也开始眷顾我了。
到了大二结束的时候,我已经开心到能写“在Pomona读书是什么体验” 给大家介绍各种加州好玩的了。
我记得当时不少小伙伴分享了那篇文章,其中有一个评价大致是这样的:不是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能像李奕这么顺利,没有一点挫折的!
我心说:哈,那是因为你不知道我大一经历的一堆失败呗!毕竟,谁爱把被拒绝的事拿出来说呢!
我现在愿意拿出来说,也是因为这些事情过去很久了。所以我说句很真诚的大实话:没必要羡慕看似生活美好的人(包括我!)是人都有烦恼,既然不可比,那就不必争。笑到最后呀,还是得看心态!
话头再扯回来,说说我大学生活里发生的转折究竟是啥。
虽然已经失败多次,我还是有继续尝试的,能申请的项目就都申请试试嘛。
当时刚好有一个在大一新生典礼上发言的机会。这个发言呢,每年会选四个大二学生,主题就是讲讲自己的大一经历。选人的时候也会注重演讲人背景的多样性。
我心说:这个我有机会哎!我可以代表国际生+英语非母语的同学嘛!而且我大一别的没做好,唯一有点与众不同的就是一有空就去玩,结果赢了个我们学校奖励“走出校园玩耍”的奖——这种奇葩经历也可以说一说呀!
于是我就申请了,并且突出了以上几个点。然后,就真被选中了!
这里必须补充:从小到大,我的公共演讲能力都是非常差的。小学的时候要我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故事或者笑话,我都是紧张地忘词。高中的时候轮着我国旗下讲话,我居然中途笑场,全校师生都惊呆了。公开场合好像和我八字不合。
不过这次我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么个机会,必须动真格的,克服我演讲上的障碍。
于是我认真写了稿子,主题选了非常好记的YOLO (You Only Live Once,你只活一次) 然后又在正式演讲前拉着各路朋友排练了超多次。
终于在站上台的那一刻,我是不抖的!而且不知为什么,巨有自信!大概是因为台下亲友团特别给力吧!锅碗瓢盆敲得巨响!(没瞎说,真有一黑人姐们带着一大铁盆去当打击乐器给我助威来着)
演讲确实很成功,别人都走严肃风,就我走幽默路线,当年就拿出了当段子手的潜力,全场逗笑观众n次(其实也是新生们比较给面子,哈哈)
这次成功让我突然想通了:其实自己一直特别怕的东西也没那么可怕嘛!花时间和心思还是可以克服的!
演讲成功获得的自信(虽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丢丢的盲目自信,但总比之前的自卑好),让我后来有勇气去竞选学生会,组织各种活动,做更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。
说句“这才有了今天的我”听起来太装逼了,因为今天的我工作上还是有遇到困难质疑自己的时候,生活上也有一大堆半途而废的状况。不过某种意义上,我很清楚地知道:大二伊始,那个站在八百人面前的时刻改变了我。
八月份的时候,我在斯坦福参加3C论坛,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环节之一是和“奴隶社会”创始人李一诺的交流。
一诺姐讲的一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:她刚进麦肯锡的时候,觉得自己估计跟大多数人一样,呆个两年就会离开。刚开始做了几个项目,也确实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大的贡献。用麦府术语来说,没有创造“impact”,也没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。直到有一天,某个会议之后,当时的项目经理叫住她,对她说:“一诺,你做的模型特别棒!解决了客户一个重要的问题。”
“这句表扬很可能完完全全改变了我的麦肯锡轨迹。”一诺说,“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,在那之后我突然有了信心和动力,在麦府好好干下去。”
“所以后来我当了项目经理,领导新人的时候,总是记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。你永远不知道,也许他们也在经历跟当初的我一样的困惑和自我怀疑,一句表扬可以改变一切。”
这个故事我记到现在,而且很可能永远不会忘。我开始思考:也许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turning point(转折点)改变的。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折点在哪里。
在一天天的生活里,我们唯一能做的,就是不断尝试。
尝试那些超出你“舒适圈”,你不敢,怕做的。比如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去要求机会,比如第一次一个人做好功课然后独自上路。
尝试坚持地再久一点点。如今的我站在一诺姐当初的位置上,刚在麦府开始做项目,也时常感受到自己实力的不足。同样的活,给别人半小时的工作量,我可能要做半天。但我时常用一诺姐的故事提醒自己(也感谢她在最合适的时间让我听到了最需要的故事),坚持下去,总会有我真正创造价值的一天。
尝试那些不同的事物和环境。除了那次演讲,大学里对我影响最大的事件就是去欧洲交流。离开“已知”和“熟悉”的一百多天里,我发现自己其实很擅长也很享受旅行途中和人交流的过程;我发现自己最向往的是自由和快乐;我发现人生原来有那么多种可能性。今天的我对待生活的态度,大半源自那段游历。
2016发生了好多事,年终总结好像写得内容满满,其实被写进去的生活不足三分之一。
过去一年我最高兴的,就是做了很多新的尝试。这些尝试里,有些已经(或许永久性地)改变了我的人生,有些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慢慢显示出重要性。
每当我正能量十足,甚至想要影响他人的时候,我总会想起那个大一末尾的我。当时我并不知道转折点就要来了,虽然心情很low,但好在,我继续尝试了下去。
不管你现在的处境如何,请相信,当你继续尝试下去,你生活的转折点就在不远的未来。
Ta就在2017等你。
最后送上一张大一结束时,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YOLO小饼干人的我。那时候笑的没有现在自信,但依然在笑,回头看看,大概这才是最重要的。